2009年2月17日火曜日

中日的差距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
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

  过去20多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中,中国经济建设突飞猛进,日本却陷于
停滞甚至负增长的泥潭。面对中国蒸蒸日上,日本似乎走下坡路的趋势,某些人
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一个“幻觉”:中国即将超越日本。在日本,有人炮制有人相
信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在中国,一些热血青年,亦正日益表现得对日本满不
在乎。

  在我的经济学同行中,甚至也出现了高看中国轻看日本的倾向。有段时间,
北京盛传着一个笑话,说将来全球只要有三个经济学家就够了,一个懂美国经济,
一个懂欧洲经济,还有一个懂中国经济的。至于日本,回答是轻蔑的一笑:日本,
哈哈,日本可以不用管它了!

  这实在是无稽之谈!

  中国正在快速崛起。这是事实。但只是部分事实。从诸多指标看,中日两国
的差距依然十分悬殊,在许多方面中国要赶上日本,不仅非常遥远而且困难重重。
中日两国的差距,中国真正的状况值得国人警省,而不能再陷于自欺欺人的幻觉
之中不可自拨。

  让我们先来看基本数据。中国的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人口13亿。
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7. 8万平方公里,人口1. 3亿。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
25倍,人口是日本的10倍。从版图和人口数量而言,中国的确是大中国,日
本的确是小日本。

  但是,两国的经济总量却掉了个个。2003年,按世界银行2004年《
全球发展指标》统计,中国的GDP 116898亿人民币,合美元1.4万亿美
元,屈居全球第七位。日本的GDP 却高达4.3万亿美元,傲列全球第二。小日
本是大中国的3倍。

  以汇率折算的经济总量比较中难免有误差的成分。然而,改以购买力平价或
真实比价计算,大多数的统计结果表明,中日之间经济总量仍相差1- 2倍。

  中国近年来崛起的步伐不算慢。然而,在战后的第一个4/1世纪,日本即
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而中国,尽管经历了过去20多年有史以来最快
的增长,GDP 总量仍在全球排第六、第七的位置,并且以诸多指标衡量,根本不
可能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日本的经济实力既表现在国内,也表现在海外。中国近年来以引进外资多多
为傲,然而日本却是全世界最大的债权国。2000年底,日本的海外总资产达
到3. 2万亿美元,相当于2003年中国全部GDP 的2. 3倍,其制造业在海
外的销售总额为1. 3万多亿美元,与中国的GDP 相当(唐淳风,2001)。
如此强大的一个隐形的“海外日本”,足令开放了20年如今才雄心百倍,喊着
口号,迈着步伐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汗颜!

  经济结构比较:1999年,日本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是2:36:62,
早已是明显的“后工业社会”。1975年,日本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比率首次
超过50% ,标志着日本早在70年代就逐步进入了服务业为中心的“后工业化”
时代。相比之下,2003年,中国的三次产业结构是14. 7: 53: 32.
3,中国甚至没有完成前工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的过渡。

  按国家统计局的工业化定义,一个国家工业化全部实现的标志:一是农业产
值在15% 以下,这条线中国可以说刚刚跨过;二是农业就业在20% 以下,中
国目前仍高达50% ,可以说还远远不够线;三是城镇人口比重须在60% 以上,
中国目前大概只有40% ,亦有很远的距离。

  日本的城市化水平是多少呢?1950年日本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
38% ,大概与今天的中国相当,而今天的日本人大部分都居住在城市。

  2003年,中国重工业增长超过轻工业4个百分点,重工业的投资开始进
入旺盛期。举国上下为中国经济进入“重化工业”阶段欢欣鼓舞不已。然而,中
国人很少知道,早在1955年日本就进入到了重化工业的高度加工阶段,并向
资金、技术密集型经济过渡。仅从工业结构上看,中国大约只相当于日本40年
前的水平。

  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主要是来自于“世界工厂”的牵引。据笔者的测算,2
003年中国工业增长对GDP 的贡献高达63%。然而,从制造业总量看,20
03年日本是9111亿美元,中国为3825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2. 4倍。
显然,中国远称不上“世界工厂”,日本却是名符其实的国际制造业中心。

  按过去的赶超速度,在“世界工厂”的道路上,中国要赶上日本至少还有几
十年的路要走,而且接下来会越走越艰难,能源问题、环保问题、劳工问题、市
场问题都会困扰中国。

  日本的人均资源也很贫乏,但日本人懂得通过优秀的加工而扬长避短。19
55年至1975年是日本增长最快的时期,日本制造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从81
.4%上升到96.0%,而矿业从10.1%下降到0.62%,电力、煤气、
供水等基础产业从7.74%下降到3.38%。中国也是人均资源不丰富的国
家,但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仍是靠廉价出卖资源。以2000年为证,
中国资源型产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高达54.5%,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
业占轻工业的62.0%,采掘和原料工业占重工业的50.5%。

  中国现在开始重视经济增长的质量,在这方面,日本比中国先进得多。以单
位能源每千克油当量的使用所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计,中国大约是0. 7美元,
不仅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印度等许多发展中国家,而日本同样能源使用所产生
的国内生产总值却高达10. 5美元,为全球之冠,约相当于中国的15倍。

  同样的资源和能源,日本人竟创造出比中国高出15倍的产值来?中国人又
喜欢高谈“老子”,讲“天人合一”,可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珍惜何尝比得上日
本?!

  中国正进入新一轮黄金增长时期。然而,2004年经济增长甫一发力,GDP
总量刚刚占到世界的4%,石油消费已跃居世界第二,发电量消耗占全球消耗的
13% ,此外还有钢材消耗占全球的27% ,水泥消耗占全球的40% ,煤炭消
耗占全球的31% 。因此,惹得全世界的人都担心中国长期增长会否导致全球资
源不足,“中国会不会饿死全世界”?

  事实上,中国应该谦虚地向日本学习,并且要象日本那样去倍加珍惜资源,
高效地利用资源。中国眼下正进入一个苦心制订种种“能源战略”和“资源战略”
的热潮,其实,大道至简,中国应该象日本那样,眼光向内、锐意挖潜,如此中
国的能源和资源就可以在目前基本保持不变的水平上支撑中国经济翻上好几番。

  中国劳工多,是中国在全球分工中的一大优势,可是中国却不能高效地利用
其劳力,从而大大抵消了这方面的优势。因此,同样是高速增长时期,1960
年至1975年间,日本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11,07%;1980年至20
00年间,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只有5. 19%,按美元计年均增长2.
59%。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对比充分表明,中国的高速增长靠的是人海战术,日
本靠的却是劳动效率的提高。

  除了靠人海战术,中国的增长还靠大量投资,可是投资质量又如何呢?都说
日本坏帐严重,可是在从高速增长走向经济衰退的过程中,日本银行的坏帐率仅
5%,而中国在2000年四大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经高达28.78%,
如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的1.4万亿元不良资产计算在内,则不良贷款
率近45%。显然,同日本相比,中国的投资效率与效益要猛回头。

  R&D (研究和开发)经费支出占GDP 比重,是一组国际通用的用于衡量一个
国家科技活动规模及科技投入强度的重要指标,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经济增
长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00年,中国在这一指标上的支出为896亿
元人民币,占GDP 的比重历史上第一次达到1个百分点。而同一指标,日本20
00年是3. 12,不仅远高于中国,也高于美国的2. 65、以及德国的2.
37、法国的2. 17、英国的1. 87,在全球又是雄居榜首。

  事实上,1990以来日本R&D 经费支出占GDP 的比重一直是世界第一。这
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这个国家在科技兴国方面具有坚韧不拨的决心,也无意中
泄露出这个国家富强的秘密所在,那就是科技为本、科技领先。这一指标当然还
显示出“小日本”并非一些中国人所想像的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民族,恰恰相反,
日本民族是一个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只有富于远见卓识的民族,才舍得哪些
花大本钱为自己的未来投资。

  相比之下,中国无论是企业,还是国家,乃至一般的国民,都显得是那样的
急功近利和让人失望。中国人更喜欢喊喊“科技兴国”的口号,或者在网上大骂
日本人过过嘴瘾,却不愿意花时间去补习科学知识。

  专利发明方面:1995年,中国申请专利数只全世界的1. 45%,批准
量占全世界的0. 48%,日本申请专利数占全世界的13. 48%,批准数占
全世界的15. 3%。韩国产业银行日前发表的调查结果显示,若以韩国为基准
(100)予以换算,则中国为76. 5、日本为110. 5。

  中国人还必须时时记住的一个数字就是:日本人中获诺贝尔奖的人数已达到
12人,中国仍是0。一位伟人说得好:“中国应当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可
是,做比说要难得多!

  在企业层面,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大中型工业企
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例通常不到1% ,而日本企业早已建立起完善的科
技创新体系,企业的研发费用一般水平都在5- 10% 以上。

  中国企业中研究型人才微乎其微,并不断向外企流失。而每万名劳动人口中,
日本的研究人员数又是全球之最。2000年为109. 3人,高于美国的73
. 8人、法国的60. 3人、德国的59. 6人以及英国的54. 8人。

  中国以进入世界500强为企业发展之可望不可即的目标。而日本1994
年的时候,在世界500强中的企业家数与美国平分秋色、并抱揽全部第1、2、
3、4名,前十名当中,一大半都是日本企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唱
衰日本,可是2003年,日本企业在世界500强中仍高居88席之多。而中
国只有12席,而且多是垄断型国有企业,最排前的是中石油,名列第69名。

  你敢想像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成为世界500强中家数最多的国家吗?你敢想
像中国企业占据世界500强头席,并且包揽前四名的盛景呢?这样的日子也许
有一天会到来。可是,我们的邻居,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做到了。任何一个
诚实的中国人,一个立志全球的中国企业家,是否应对此表示一分敬意?!

  经济再好,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是白搭。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百姓的生活水平。
2003年,中国人均收入首次超过1000美元,接近1080美元;日本是
33077美元,为中国的31倍。仅以人均GDP 作为收入计,中国只相当于日
本1966年的水平。

  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是反映生活水准的指标。2002年,日本的恩格尔系数是22. 3%,而中国
目前城市为37. 1% ,农村为45. 6% 。也就是说,中国人目前生活支出主
要是忙乎吃,日本却将主要支出花在食物之外的其他方面,中国是生存消费,日
本是发展消费。

  然而,最可悲的莫过于,生活水平仅相当于日本“60年代”、消费支出只
够吃喝的中国人往往在感觉中自己很富,并且经常会表现得大手大脚(如有人主
张大操大办奥运会),而生活水平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的日本人却经常在国际上哭
穷,并且处处厉行节约,常常“小气”得惊人!

  谁比谁傻?谁是真傻?

  住房: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8平方米,日本是25平
方米。国土面积极为狭小的日本是中国的1. 4倍。

  百姓生活不仅看人均收入,还要看收入差距。2000年,中国的基尼系数
为0. 414,已达到国际警戒线水平,中国被公认为全世界收入分配最不公平
的国家之一。相反,又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国家,却是全世
界上收入分配最公平的国家之一,基尼系数0. 285,可以堪比中国历史上任
何最公平的时期。

  失业率指标:据我国国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截止2003年6月底,
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2% ,失业人数为795万人,分别比去年底上升0
. 2% 和25万人。但这个数据遗漏太多,学者们估计,目前中国城镇失业率,
包括登记失业、下岗职工和其他类型的失业,总计大约在8% 至10% (王梦奎,
2003)。

  中国的媒体经常报道日本这些年经济困难、失业率很高,似乎日本人都快活
不下去了。其实,日本失业率最高时也不过5. 5%。2003年,随着经济回
升,平均失业率很快回落至5. 3% 。

  教育:中国人一向自认为最重视教育,并且一再强调“再苦不能苦孩子,再
穷不能穷教育”。中国的父母也的确是对孩子不惜一切,可是,由于国家教育经
费的缺乏,由于普通教育制度的缺陷,今天的中国人中,成人识字率才81.5
% ,文盲半文盲人数约占人口的15% 以上,离教育现代化的起限相差8.5%
;大学毛入学率为5% ,离教育现代化起限30% 相差25% 。

  相比之下,日本才不愧重视教育的美名。日本早已达到了100% 的小学教
育和100% 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 3% ,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
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 ;成人识字率近100%。

  中日两国的教育相差多远呢?据估计,中国的初级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
00年的水平,落后100年;中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10年的水平,落
后90年;高等教育大约相当于日本1920年的水平,落后80年。

  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教育经费只相当于日本1920年左右的
水平。

  再来看与百姓智力开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指标:2003年底,中国网民数已
接近8000万,一个庞大的“E 国”诞生,但全中国上网普及率却很低,才6
. 2%。

  日本的人口比中国少得多,但同一时期上网人数达到7730万人,普及率
突破60%,几乎所有14—75岁的日本人都可以上网。

  此外,日本的网络更加发达,宽带通信费用低速度快,宽带上网费占每个家
庭收入的比例才0. 8% ,被评为世界第一。而中国的网络速度慢,服务差,宽
带网使用处于起步阶段,走在全国前列的深圳的住宅宽带普及才超过30% ,全
国一般地方水平则相当低。

  中国的个人电脑普及率为27%,移动电话普及率为30%;日本个人电脑
普及率为36%,移动电话普及率69%。两者的差距亦是明显的。

  也许有人说了,日本不过是强在经济和科技,强在物质而已,日本文明却没
有什么可夸的。文明的题目是一个大题目,笔者不敢在这里进行比较,但可以通
过一些中国人非常关心的社会性指标,来管中窥豹。

  众所周知,从社会信用和国民素质看,日本人普遍被认为工作认真、讲求效
率,守时、重信用、讲礼节;日本的企业亦以讲究信用、产品质量精良著称于世
;在日本的大街小巷,你看不到垃圾,无论是走到拥挤的地铁,还是人头攒动的
商场,地面都光洁如新,地铁的墙壁上也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现象;日本人很少在
公共场所抽烟和吃零食,更没有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的习惯;日本人遵守交通
规则,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阪,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交警,汽
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

  反观“文明古国”的我国,情况如何呢?

  如果说,那是因为中国人的物质文明还不够,“仓禀实而知礼节”。中国人
大概是世界上最强调“客观原因”的民族了。可是,我来问你,中国人如今的收
入水平相当于1960年的日本,文明礼貌却远不及,也比不上人均收入水平相
差好几倍的上个世纪50年代的时候,更没有盛唐时期的风雅儒爱,真的是“仓
禀实而知礼节”吗?

  企业信用:前面已提到中国各商业银行的呆坏帐记录举世无双,这说明中国
企业的信用记录是很差的。除此之外,企业拖欠亦是世上少有。据统计,200
1年,我国国有企业相互拖欠货款已经超过1. 6万亿元,造假经济的规模高达
1270多亿元,国家为此每年损失税收250多亿元。

  另据有关部门调查,2001年全国有283家名优企业的650多种产品
被假冒产品侵权伪造,上半年全国工商管理系统共查处各类合同欺诈等违法犯罪
案件5338起,比前年同期上升61% (候云春,2002)。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的企业坑蒙拐骗正在严重侵蚀这个国家的市场经济。

  近年来,又添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企业拖欠民工工资愈演愈炽。据全国总工
会公布,目前中国民工被拖欠的工资估计有1000亿元左右,其中建筑业占7
0%以上。有些地方,包工头欠民工的钱,建筑商欠包工头的钱,追到最后,发
现竟然是地方政府欠建筑商的钱。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各地政府拖欠工程款
占全部拖欠工程款的四分之一以上。

  信用正在让中国年轻的市场经济付出代价。而中国的学者现在终于开始明白,
信用问题的解决,光靠外部的法律监管、内部的企业治理结构都是不够的,还要
靠人们心中的文化,乃至信仰。可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源被破坏得差不多了,
要构建文化资源,中国人不知从何入手。而日本却是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来完成现
代化转型的成功案例,日本人居然将武士对于主人的忠诚转变成了企业员工对于
企业的忠诚,进而建立起全社会的工商信用。

  离婚率:中国人无论想不到,2001年,“后现代化社会”的日本离婚率
才0. 23%,是亚洲各国中最低的。而传统上一向注重家庭的中国社会却每况
愈下:1980年,中国的离婚率为4. 75% 到1997年上升到13% ,上
升了8. 2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在过去20年中,离婚率增加了20倍,令
全球侧目:中国人怎么啦?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包含两性之间神圣的关系。日益缺乏稳定的中国家
庭生活,会给中国人带来什么?是更加不负责任,更加追求私欲还是更多的心灵
自由、更多的个性解放?

  腐败:你可以不喜欢日本,但你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日本还是世界上较为廉
洁的国家之一。今年3月25日,著名的反腐败国际性非政府组织———“透明
国际”发布了《2004年全球反腐败年度报告》,对世界各地区腐败形势进行
了评估。在13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清廉指数得分为3. 4分,与斯里兰
卡和叙利亚并列第66位,日本却处于最清廉的前30个国家之列。

  中国现在正从追求GDP 转向“科学发展观”。可是,中国已经付出了过多的
代价。截止到2000年底,中国森林面积只剩下15. 8亿公顷,森林覆盖率
才16. 55% ,仅相当于世界森林覆盖率的61.3%,全国人均森林面积0
. 128公顷,只相当于世界人均0. 6公顷的21. 3% 。而日本的国内森林
覆盖率近64%,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那布满绿树、风光秀丽、诗意盎然、滋养了李白和杜甫的古国,如今已沦为
中国人的了然残梦!日益被工业污染的大地、荒漠化占1/3以上的奄奄一息的
国土,断流的黄河,黄河化的长江,以及春天刮过北京的漫漫沙尘,就像是中华
大地母亲的叹息,又像是天地间最严厉的一声声警告。中国,已经禁不住折腾,
已经不堪重负了。

  与大地一同干涸的还有中国人的心灵。比荒漠更加荒漠的也是中国人的心灵。

  日本人何以在经济起飞的过程中依然让国土保持锦绣,何以不让GDP 蒙蔽了
头脑,何以比中国人早走了半个世纪的科学发展观之路。中国人,是否应该放下
“高贵”的身份,去认真地研究一下,学习一下?

  中国的人均寿命是比较高的。2000年统计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69.
63岁和73. 33岁。在中国人眼里,日本人是天底不劳动强度最大的国家,
工作压力极大,可是,你想不到的是,日本却是世界最长寿的国家。2003年,
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5. 33岁,男性为78. 33岁,均创下全球最高纪
录。日本男女平均寿命已连续4年名列世界第一,而女性寿命从1985年以来
一直名列第一。显然,中国人虽然强调“以人为本”,但没有日本人活得长寿。

  日本是个什么国家呢?在许多人眼里,它似乎是一个野蛮的国家,一个从不
知道认错的国家,一个生活压力大、国民不幸福的国家,一个甚至是无法理喻的
国家。可是,从一个个统计数据的比较,我们却发现,日本是个经济先进、百姓
富足、社会公平、吏治良好、教育优秀、家庭稳定、环境优美、预期寿命高,富
于远见,并且对世界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国家。中国要达到和日本目前的经济发展
水平,在许多方面可能还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有些方面甚至可能需要上百年的努
力。

  日本,决非等闲之辈,决非那个“幻觉”中日薄西山的国家,而是一个在许
多方面都出类拨萃,值得中国人认真借鉴和学习的国家。而中国,也并非“幻觉”
中已经崛起并即将超过周边这个伟大邻居的国家。中国,只是一个刚刚恢复元气,
有着远大前程,同时需要在各方面倍加努力的国家而已。

  也许,在一些中国愤青朋友的眼里,从来不耻于与日本人为伍,更别提向日
本人学习,日本人,不过是仇人而已。就算是这样罢,但千万请记住一句话:对
于你的仇人,最好的报复是“比他活得更好”,而不是不计代价地让对方活得更
糟。

  而要做到生活得比人家好,光有满腔的热血和喊破了天的口号是不够的,更
加需要的是辛勤的汗水、真正的智慧以及扎扎实实的行动。

数月前看到了名为“中国与日本的差距”的文章(下文简称“中日差距”)。最近又在精华区出现。在“日本有值得学习之处 ”这点上,我与“中日差距”作者是一致的。
但是,读了多遍后,觉得“中日差距”文中 ,一些内容比较片面,所举的数据中也有不符实的,使“差距”被夸大。有句成语“对症下药”,只有看清差距在哪,有多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才有助于解决问题。“夸大差距”是不可取的!
注,此文是读了“中日差距”之后写的,希望大家先(或同时)看一下“中日差距”一文。

经济
“中日差距”先用GDP来说明中日经济间的差距,其实众所周知中国GDP总量排名靠前,人均水平就差了。但日本的大学经济学教科书曾提到,GDP不能完全准确衡量一国的经济。
GDP=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输出-输入。还有“实质”与“名目”之分。不是一言两语就能简单分析的。

当然,“中日差距”一文提GDP是可以,但“日本仅用战后的第一个1/4世纪,就轻松成为全球第二号发达国家。”实在是对经济发展过程缺乏应有的认识。
确实,二战后的日本,上下团结,努力工作,致力于国家的复苏,这是值得学习之处。但是必须客观地看到,日本早在19世纪中后期就开放门户(虽然最初也是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的),积极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经济思想(这点也值得学习)。在明治维新时代就已成为强国。

二战期间,日本的生产总量不如美国,但在工业技术水平上相差无几。战后,虽然物质文明遭到了破坏(欧洲好像更惨),因为技术没丢,复苏也很快。而且,美国为了在亚洲的利益对日本采取宽大,甚至优惠的政策,支持日本发展,帮助日本省去了军费开支。美军在朝鲜战争时期的“朝鲜特需”和越战时期的“越战特需”都是日本经济发展的“好机遇”。

所以说,日本经济底子厚,加上自身的努力,外部条件和好运,所以成为了第二号经济大国。而并非奇迹般地“轻松地只用了1/4世纪”!

相比之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抗美援朝”,“自然灾害”,“两弹一星”,“十年文革”,“抗美援越”等等,为发展友好和平“放弃赔款”,还支援亚非拉的许多国家,(对加入常任理事国有正面影响,值!)综合诸多历史,政治原因,中国经济发展之路可谓多灾多难。因此,珍惜现在的好环境,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时候为什么要“汗颜”!!


“中日差距”一文又说到产业构造,经济学中确实有用产业构造比例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理论。但并不是说农业就该“少少益善”。日本的产业构造比例也存在问题。农业比例过低,农产品大多价格昂贵,例如“和牛”,100日元1颗的樱桃等,简直就是奢侈品,普通的日本家庭一年也不一定吃的上一回!
日本的日常食品过于依赖进口。举个例子来说明其弊端,前两年美国出了疯牛病,卖了几十年价廉物美,广受欢迎的“牛丼”(牛肉盖浇饭)的“吉野家”等全国连锁店只能被迫改卖“豚丼” (猪肉的),还涨了价。

农业比例过低,一旦进口渠道因各种原因出现问题,整个国家都将受到非常大的打击!

现在中国的农业应该设法提高生产效率做到有“数量”,有“质量”。而不应该照搬日本的模式。可以看到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都是农业大国。

最近,日本政府也为解决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工作,农村人口流失的问题,采取鼓励大学生回家乡工作居住的政策——“U Turn”,就是从农村到城市学习,再返回农村工作。

在贸易过程中,日本政府也限制一些农产品的进口来保护本国农业。有些农产品的进口单价若低于规定额,进口商就必须补交差额。比如说,规定每千克肉的进口价格在900日元以上,进口600日元/kg的廉价品时,必须把差额300日元/kg上缴!(只是打比方,不是实数)

接下来,“中日差距”提到了“世界工厂”,说日本的工业制造总量是中国的2.4倍,日本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我不知道“中日差距”的作者是如何理解“世界工厂”这个词的。我的理解是世界各国在中国投资建厂数量很多所以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而不是比制造业的营业额多少。

现在,在许多国家都能找到中国制造的产品,而且种类繁多。在日本众所周知的UNIQLO就是靠中国生产的服装占领的市场。日本制造业的相当一部分,其加工是在中国等其他国家的工厂里完成的。因此,有一些日本经济学家说日本工业存在“空洞化”(国内生产基地减少)。

而且,“中日差距”一文是把制造业总量换算成美元后作比较的。因为日本制造业的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价值也高,所以从产品数量上作比较的话相信会是另一个结果。

在资源问题上,确实,中国存在一些浪费资源,无法有效利用资源的情况,这是急需改善的。如“中日差距”所述,日本是岛国,自然资源贫乏,特别是石油危机爆发以来,日本在生产上非常重视能源资源的结约,这是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的。中日政府已经共同举办了关于节约资源的合作会议。

但是“中日差距”用日本每千克油当量的生产值(以美元计算)是中国的15倍来说明日本远比中国珍惜资源。在此,不妨再打个比方,一只名牌包卖8000元,中国用一样的资源生产一只包,却只能卖80元,1/100!(前者的贡献一定比后者大很多吗?)。

在大量生产前的研究开发阶段是不怎么消耗油的,机器运转,生产原材料等产品时才消耗。(重复一下)日本的产品科技含量,附加价值高。所以中国对资源的珍惜程度并非只有日本的1/15。

至于“中日差距”一文中的“中国会不会饿死全世界”,纯属谬论!资源是要节约,但中国人口世界第一,占20%以上,资源的消耗就算是第一有什么好奇怪的?!中国就不要发展?中国就不是世界的一份子?难道只许“世界放火,不许中国点灯”吗?(发达国家浪费资源的问题下文再述)


科教

写到这里,可能许多人觉得笔者在利用“中国科技水平的低下”找借口。在此我想要说,中国科技水平低是现状,中国正努力改变这一局面。“科技兴国”也不只是一句口号,现在中国已有了自己的名牌家电,研制“龙芯”,还致力于航天技术和资源勘探发掘等。虽然,差距还不小,但中国正在努力缩小这个差距。

“中日差距”一文说中国对科研投资太少。打个比方,有个穷孩子,手上就这么几个钱,只购买吃的了没钱买书看。过了几年,孩子通过努力劳动总算有了点存款,除了买生活必需品,还买了一本书学习。这时,却有人批评他,你怎么不买3本书?(拿什么来买?!)看看“中日差距”作者自己举的数字吧,“日本的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1倍”!发展科技是需要物质生活水平来保障的!(玩过帝国时代吗?)难道要提倡拔苗助长吗?

中国正在努力,对研发的投资也从“中日差距”中写到的“GDP的1%”提升到了1.3%。(日本还是维持在3%左右)

对教育投资的不足也是这个道理。对研究开发的投资是对教育投资的延续,教育水平低,接受高等教育学生比例也低,从事科研工作的人自然就少,即使有钱给谁投资?虽然,中国有一些有识之士,好心人出资建立学校,但数量还是不够多。相比之下,日本的私立学校(以营利为目的)比国公立的还多,有一些“硬件,软件”都很强,例如早稻田和庆应。

所以,现在的中国,在适当地加大合理投资外,更重要的是,对一些陈旧的,不合理的教育机制,教育方法和思想进行改革,多培养“高分高能”的人材。同时,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也是个两面性很强的问题,需要深入地研究讨论)
对于人材流失的问题,有些人出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学习研究条件,这还能理解。但有些“人材”,你问他为什么学理科,他就一句话“出国容易”!现在,国家重视人材,高学历,有能力的人待遇也比以前高很多。但只追求个人利益的 “人材”更愿意“流失”到收入更高的外国。现在的中国还很难竞争过财大气粗的发达国家。

“中日差距”还说“日本的成人识字率约100%”远高于中国的“80%”。在此,笔者要说,不识字的老人往往能说出一些富于哲理,发人深省的言语。个人认为不识字不一定就是文盲,他们有自己的学习,表达的方法。而且,如果中文里也有假名的话,识字率一定能提高一大节!

经济政策要依据国情来制定,不能“邯郸学步”。明眼人都能看出,日本是岛国,资源贫乏,现在还存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日本靠技术吃饭有必然性。而中国则不同,天然资源是宝,从事普通劳动的人力资源也是宝!要善于运用自身的长处,放眼未来。致力于如何合理使用资源,同时提高科技人员和普通劳动者的生产力水平,生活水平,虽然这很难,要花时间,花精力,但只要中国做到了,就能成为文武双全,内外兼修的强国。为全世界做出杰出的贡献!

还有一点忍不住要说一说,“中日差距”提到获诺贝尔奖的人数,中国对日本是0比12。确实,中日间在先进的学术领域上确有不小差距,需要学习和借鉴。但“中日差距”说“贡献”。好像全世界就只有得奖的人做贡献了,不要无视默默无闻的劳动人民所做的贡献!



国以民为本,“中日差距”一文用日本人均收入是中国的31倍,来说中国是“经济再好,不能改善百姓的生活是白搭。”不知“中日差距”的作者为什么不对比一下中国与日本的物价,又是怎么理解“改善”这个词的含义的。想象一下,问大多数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同一个问题“生活水平与以前相比有没有改善?”会得到什么答案。

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坏后,经济发展一度停滞不前,直到现在才略有好转,对大部分日本普通人来说,先不讲“改善”,能“维持”原有水平就不错了。

(笔者刚到日本不久的时候,在一个又苦又脏的地方打工,愿意去那里的人并不多,却有4个因为没钱上学而辍学工作的高中生,虽然是正社员,工资却比留学生还低!)

“中日差距”又提到“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2002年的日本是22.3%,而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现在,日本经济,国民生活水平确实远高于中国,“中日差距”反复强调这一点也无可厚非。但为什么中国就是“生存消费”,日本就是“发展消费”? “中日差距”的作者看来是有经济学知识的,既然要这样写,就应该在文章中作出适当的说明。
虽然,日本在泡沫经济崩坏后,土地价值大幅下降,但住房价格之高依然举世闻名。我所知道的大部分日本人,虽然年收入数百万日元,但一直到退休前还在偿还住房贷款!笔者虽然不理解“发展消费”这个词的含义,但买房子住的钱不能都算进去吧?

“中日差距”又说“生活水平位居全球最高之列的日本人却经常在国际上哭穷,并且处处厉行节约,常常小气得惊人!”,这么说的根据在哪里?笔者只听说过日本人住宾馆给的小费少(注,没证实过)。
在国际上,只算日本给美国的钱就是天文数字。这次冲绳美军改编,又是3兆日元。再加上日本借给美国又收不回来的,“奉美国之命”花掉的,会是一个更加巨大的数字。但是客观的说,日本一直在支援一些发展中国家,其中包括中国。虽然,有人可能会说这只是日本在加入GATT后的义务,或是为了拉拢人心,但是确实能缓解一些贫穷国家的问题。等中国更加强大了,也要帮助更多的弱者。

“中日差距”说“中国人的收入只够吃喝”(与“中国目前城市为37.1%,农村为45.6%”自相矛盾),只有日本60年代的水平,却要摆阔举办奥运。很巧,日本的东京奥运会,大阪万国博览会都是在60年代举办的。现在,那个东京知事又想着办奥运呢。

不知道“中日差距”为什么拿奥运说事。举办奥运除了能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还能加速市政建设,发展旅游业,创造商机。更重要的是能让世界更了解中国,让中国更了解世界,从而促进相互间的学习。这难道不正是“中日差距”一文的初衷吗?

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大这一问题确实存在,这个问题要解决,但也不是一朝一夕间就能解决的。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有一部分人混水摸鱼,钱来得不明不白。贪污腐败,坑蒙拐骗。要狠抓!!但是大多数富起来的人,是抓住机遇靠本事致富的。笔者认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理论,以长远眼光来看是利大于弊。

“中日差距”的作者学过经济学,不会不知道“扩大内需”的重要性。举例来说,中国内地有个村子,有一大片不利农作物生长的红土地。但最近,正是红土地的壮丽景色吸引了不少来自城市的游客和摄影家,有了旅游业,村子的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得到了改善。这就是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后才有可能出现的“内需”。 “扩大内需”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关键词。

不能走倒退的路吃“大锅饭”,不能把“全民皆贫”当“公平”。
日本的贫富差距确实是小,有值得学习借鉴之处。中国的贫富差距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低学历与高学历之间。日本全国地域间的历史,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教育水平高,人口也不算多,所以相对中国来说比较容易调控。中国政府每年光是解决2000万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就够忙活一阵子了。

“中日差距”说到“公平”。贫富差越小就越公平吗?笔者刚进公司不久,就有个先辈以一种耐人寻味的语气对我说“拼命干到退休的,和混到退休的,工资差不了多少!”。

还有一次,大学时的日本同学告诉我,在地铁站当工作人员比普通会社员和警察工资还高。当时,笔者说也要去地铁站工作的时候,同学又告诉我,那是专为低学历准备的,大学生去不了。试想,投资了4年青春+数百上千万日元的支出,收入却变少了,这公平吗?(注,此话内容虽未经证实,但后来还听其他日本人说过,个人认为说谎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日本政府欠国民的债已高达700兆日元,却还纵容一些不思进取的社会寄生虫拿着社会福利过舒服日子。贫富差距是小了,但这能叫做“公平”吗?难怪有的政府官员和名人会“未纳”(不交国民年金)。也难怪一个日本同事看着工资单上被扣的税,苦笑着说,日本可比你们中国“公产主义”多了!长此以往,工作积极性,进取心都会被消磨殆尽!

关于“失业率”, “中日差距”把中国政府报的4.2%加上学者的“估计”,合计8%到10%。那为什么要“偏心”,不把日本的5.3%也加上一个“估计”呢?

计算失业率的时候,没有工作欲望和打临工的人是不计的。日本街头那些住在纸板箱里的“homeless”和就职活动失败,故意留级或打临时工的大学生就不多说了。在日本的,不会不知道“NEET”这个词吧,(not Educated, not Employed, not Trained, 这是“日本英语”有无语病暂且不论,意思是不受教育,不被雇佣,不受培训的年轻人)。这样的没有工作欲望,整天无所事事人有很多。虽然从侧面说明了,日本经济强,能养活这些人。但笔者认为,“不愿工作的人多”比“找不到工作的人多”更可怕! 有关教育,上文中已经提到,不再赘述。 w 网络和电脑的普及率,日本确实高于中国。这是与购买力直接相关的。中国以只有日本1/31的人均收入(按“中日差距”中的数据),在电脑的普及率上只“输”了个27%比36%,是不是能说明中国人更有远见,更懂得对 “与百姓智力开发密切相关的信息化”投资呢?

说到移动电话,日本的初,高中生几乎都有移动电话,有的还不止一部。在他们手里,移动电话除了偶尔能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外,更多的只是个“玩物”!“玩物丧志”!!


读“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之后-3
精神文明

这里要说到精神文明了,总体上来讲,日本的国民素质是比较高的社会秩序也比较好。但是,“中日差距”一文(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地)夸大了事实。

日本的大街小巷,垃圾是少,但不是没有。地面是比较干净,但谈不上“光洁如新”。

“地铁的墙壁上看不到乱写乱画的现象”?笔者坐地铁上班,路面上的一段(15分钟左右的距离),就能透过车窗看到墙上有乱图乱画,有两三处,其中一处是十几米长的整面墙。有个建材公司,在技术资料里介绍其产品,被乱涂乱画后,污迹容易去除。还列出了做实验时的照片。

“日本人很少在公共场所抽烟,没有随手扔垃圾的习惯”?地铁站算公共场所吧?你看那些烟头!边走边吸的也不少。不过,笔者确实没见过在地铁或公交车车厢里吸烟的(大多出租车里可以吸烟)。其他地方,如饭店大多有吸烟席,办公室设有吸烟处。

“没有随地吐痰”。我承认随地吐痰的确实没看见,但相信去过日本一段时间的人,不会没见过随地小便的吧。亏日本还规定饭店,超级市场等的洗手间必须向包括顾客以外的人开放。

“无论是繁华的东京、大阪,还是古老的京都,大街上看不到一个交警”?不知“中日差距”的作者是不喜欢出门还是不善于观察,或是没去过这三个城市。笔者的大学是京都的,现在大阪工作,东京只是出差去了几次。交警少,不是没有。站在路口管交通的少,给违章停车开罚单的,没收乱停放的自行车的可多了。在日本,骑车的留学生,没少遇到过把你拦下,问这问那,查外国人登陆证的警察吧。还有一些骑着摩托,抓违章驾驶(包括晚上骑自行车不开灯)的警察。

“汽车、人流严格按红绿灯指示行动,一丝不苟”?笔者也承认日本交通秩序比中国好。开车闯红灯的没见过几次(被自动照相机拍下来就惨了,驾照要花30万日元,被吊销就赔大了,还要被罚款!)。至于行人嘛,日本人也知道“法不责众”,有“人多了闯红灯就不怕”的说法,万一有车来还有人“垫被”嘛!只要有人带头闯了,往往都会有跟随者。

有一点要提一下,前不久在日本,一名公务员酒后驾驶,与前面的车追尾相撞,造成了3名儿童死亡的惨祸。(事后肇事者只是被开除工作!)再加上在同一时期,又连续发生了几起因酒后驾车造成的事故,一时间日本政府大力宣传禁止酒后驾驶,但没想到不久后,有关部门在一次大范围突击检查时,仅在短时间内就抓到了1000多个酒后驾车的!

为什么这些酒后驾车的日本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呢?行人闯红灯有生命危险,怕疼。开车闯红灯看得见,怕被拍照,罚款。酒后驾驶呢,喝完了往车里一钻,不出事的话谁也不知道。所以,酒后驾车的就多。全不顾会给他人带来的危险,全无责任感!这些东西的“精神”,文明吗?
此外,日本各地的“爆走族”也是“大名鼎鼎”,年纪轻轻的不务正业,到了晚上成群结队,披着奇装异服,骑着改造过的摩托狂奔,大发噪音污染,以扰人清梦为乐。他们的精神何止是不文明,简直是病态!

笔者写了日本的一些不文明的地方,但并不否认日本素质高的地方,更无意诋毁日本。只是觉得“夸大差距”不可取。

不止一次有日本人问,为什么中国人喜欢夸张,说大话呢。那时笔者只好讲,“夸张”是中文的修辞手法,好比“白发三千丈”是写意,不是实数。

但是想来想去,在国际社会上,“夸张”真的不是一个好习惯,被认为是不诚实的表现。“中日差距”的作者,既然说要虚心学习,为什么“不从自己做起”,改掉“夸大事实”呢?


在企业信用的问题上,笔者与“中日差距”的作者有同感。一些害群之马,导致中国企业的形象很难提高,错失了许多扩大对外贸易的机会,损害国家,消费者的利益。

“中日差距”指出有些地方政府拖欠工程款,直接造成,或是间接地给了建筑商,拖欠民工工资的理由。笔者对这方面了解不多,如果是真的,希望有关部门严格管理。民工背井离乡,辛勤劳动,却拿不到应得的血汗钱。如果是有些官员的贪污腐败造成的,一定要严惩! 说到,有些企业拖欠贷款,造成坏账。应该看到的是有些企业确实是由于实际问题,而无法及时偿还贷款。还有在国家鼓励投资兴业时,银行在资产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上经验不足,也造成了一些坏账。个人觉得不能全部归咎于中国企业的信用记录差。

再看日本银行,大约10年前,日本的几家著名银行,北海道,大和证券,富士就相继倒产了。现在,连有些普通公司也有调查其他公司信用能力的部门,要学会保护自己。

近年来,中国对外贸易额连续扩大,对美国保持贸易顺差,都是有目共睹的。这说明,中国的企业信用在国际上是有一定地位的。

大部分日本企业信用度是高。但其中也有瑕疵。前两年的三菱汽车,后来索尼等数码相机部件,到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化妆品重金属含量等问题。个人感觉一些日本企业的信用有所下降。

而且,这不只发生在国际贸易中,日本国内市场也存在一样的问题。
出售感染禽流感的鸡肉。
造成多人煤气中毒死亡的热水器。
比“豆腐渣工程”稍微坚固一点的大楼(在多地震的日本简直是谋财害命)。
制造假文件损害客户利益的“个人金融”(高利贷公司)。
粉饰经营使股民蒙受巨大损失的大公司。
这些都是这两年发生的,笔者没有写出公司的名称,相信在日本的人几乎都知道。

应该说,这些“瑕疵”不掩“瑜”,中国在提高企业信用的时候,要看到日本确实跑在前头。但不能缺乏自信,要奋起直追。几十年前日本的产品也曾不受欢迎。

日本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度,也是有起有落。“中日差距”写到“日本人居然将武士对于主人的忠诚转变成了企业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 “武士对于主人的忠诚”确实有国际知名度,直到二战期间日军还保持“切腹”文化。纵观历史,“武士”是很忠诚,但“武将”和“士兵”就不同了。

在日本古代,“士兵”大多是老百姓,打输了跑回家种地的不少。

至于“武将”,看看战国时期,1582年就在织田信长几乎夺取天下的时候,因手下的明智光秀谋反,被迫自焚于本能寺。

1600年,在代表丰臣氏后裔的石田三成率“西军”与德川家康的“东军”在关原展开决战时,原本人数阵形都占优的“西军”因为小早川秀秋的临阵叛变而战败。(没什么地位的武士,例如大谷吉继就“忠”,自尽了。)
这两次著名的“叛变”都是有地位的“武将”的杰作。关于下级武士的叛变,后来有被好几次拍成影片的“忠臣藏”,是下级武士“下客上”杀主子。
现在的日本公司里,最“忠”的,就是“主任,课长”级,40岁前后,继承了6,70年代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经历过“高速发展”和“泡沫经济崩坏”,知道“混日子”的公司是要倒闭的,在一个公司干了十几,二十年跳槽也不容易,工作压力虽大,但有一定权力。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大叔”!
现在的年轻人就没那么“愚忠”了。在Yahoo Japan, Recruit等著名网站和地铁里都能看到不少“跳槽指南”。

日本两大报纸之一的“读卖新闻”在其电视广告中曾提到,进公司三年后的辞职率高达30%左右。(广告里的话虽不可尽信)。
拿笔者身边的事来说吧。大学时在一个Family Restaurant打工,是个连锁店,两年多时间里就有不下十个正社员辞职,其中几个还是“逃走”的。连一个曾连续100多天不休息,每天从10点干到26点的“劳模”都辞了!

因为在日本就业也不太容易,大多数的人的“忠”更多的是一种迫于生活的“忍耐”。 “忠”和“忍耐”一样是有限度的。

二战时的日军认为投降是耻辱,宁死不怕除原子弹之外的各类武器。但现在,在“金钱镖”面前…

-------------------------------------------
读“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之后-4

在有关企业的内容之后,“中日差距”又开始说到家庭,说离婚率。笔者把“中日差距”的原文贴出来,让大家看看!

“““离婚率:中国人无论想不到,2001年,“后现代化社会”的日本离婚率才0.23%,是亚洲各国中最低的。而传统上一向注重家庭的中国社会却每况愈下: 1980年,中国的离婚率为4.75%到1997年上升到13%,上升了8.25个百分点。其中,上海在过去20年中,离婚率增加了20倍,令全球侧目:中国人怎么啦?”””(“中日差距”的原文)
真不知道,“中日差距”,是从哪里找来这些数据的。笔者开始不想举出过多的数据,尽量用“中日差距”原文中的数字来分析,但在这里不得不把一个日文网站的数据帖出来。
日本 离婚率 结婚率 离婚件数/结婚件数
2000 2.10%, 6.4%, 32.8%
2001 2.27%, 6.4%, 35.5%
2002 2.30%, 6.0%, 38.3%
2003 2.25%, 5.9%, 38.1%
2004 2.15%, 5.7%, 37.7%
摘自http://www2.ttcn.ne.jp/~honkawa/2777.html
中国
2004 2.6%, 13% 20%
2005 2.73%, 12% 23%
可以去www.gov.cn查

真搞不懂,“中日差距”怎么一下子就能把日本的离婚率缩小100倍。还要指出的是,(虽然有说废话之嫌)不结婚怎么离婚?现在的日本,结婚率连年下降,结婚的人少了,离婚的当然多不到哪里去。看看上面的数据就很容易明白。笔者认为“中日差距”,只简单地看某一个数据,片面!

至于上海的离婚率,笔者觉得根本没必要去查!就用“中日差距”文中的数字来分析!
上海是大城市,一般被认为离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点因为笔者没有去查具体数字,所以就用“中日差距”里的“1980年,中国的离婚率为4.75%”来计算。再来看“中日差距”一文,“上海在过去20年中,离婚率增加了20倍”。

得出的计算方法-- 4.75% + 4.75% * 20 = 99.75%
看看这个数字“99.75%??”!!日本是“0.23%??”这是个有常识的人会相信的数字吗??

现在,中国的离婚率持续升高是事实,是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

但是,有些中国人看到那样的数字却不怀疑自己的眼睛,更有人甚至把这种数字当作论据,来高喊日本的精神文明远高于中国的时候,才真的会“令世界侧目:中国人怎么啦?!”
再提一点,在一个日本的电视节目,主持人问了在场所有的女性嘉宾(大多是演艺界的)一个问题,“丈夫在外面“玩”,买来多贵的礼物才能原谅?”,最终的答案是,“10万日元!”
且不说这些嘉宾嫁的几乎都是高收入的,即使一般的“大叔”,每个月收入也在40万日元左右,或更多。在日本,搞外遇的丈夫只用月工资的25%,就能挽救婚姻,挽救家庭,降低日本的离婚率!!日本女性真是“温柔体贴”啊!

有关腐败这个问题,确实是个“痼疾”。想要根治是非常困难。现在中国正在处于打击贪污腐败的好时期。希望中国官场的风气会有大的改善。
日本的政府工作者,年收入一般较高,40岁以后一个小市的公务员(大学毕业),干得好的一年也有一千多万!等退休了,就能享清福了,冒险去贪污腐败的应该不多!(注,日本首相年收3000万日元,美国总统40万美元)
因为,日本的整体收入高,公务员拿得多也还算合理。但是有些公务员的津贴就奇怪了。在厨房干的因为危险性大(?)拿补助。抄水表的因为有些水表位置奇怪(?)拿补助。在暖棚里工作的也能拿高温补助费。最近还有个收垃圾的公务员,谎报病假,5年只上了8天班,每年好几百万的工资却照拿不误!即使被电视台揭露了,也不过是被开除原职而已!

要给中国公务员发能“养廉”的“高薪”还很困难,还是要靠思想觉悟。各位,各位日后能当官的要以身作则呀!


“中日差距”还说到森林覆盖面积,中国有些地方依然存在滥砍滥伐的现象,比较之下,日本确实没有。但是山脉纵穿日本中部,森林多在山上。日本农业比例低,不会去伐木造田,在山地上也不适合建造工厂或住房,更不缺那几个卖木头钱。 日本对本国的森林确实保护得好,对他国的可就不手软了。中国已经限制了一次性筷子的出口。在日本人们还是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吃烤肉还要讲究,喜欢“炭火烧”。远至亚马逊的热带丛林的木材都出口到日本。

中国确实存在不注意环保的现象。日本不知是为什么,一面保护环境,组织大量人义务劳动去海滩捡垃圾。一面又不停地买车,买家电。想一想汽车(和空调什么的)的普及率,就知道每天用多少能源,排放多少废气了。

有时,这种污染是本可避免的。有的日本人步行上班20分钟不到的距离还要买车,还不止一辆。有的主妇,为了3000日元去离家不远的地方打工时也非要开个车!还有的高中生辍学打工,很少休息,干得很苦,就是为了买车,那点钱差不多全用来买车了,干了几年,买了三辆!更多的日本人,喜欢在节假日,为了开车而开车。在这些日本人开着爱车炫耀的时候,他们想过对保护环境的责任吗?
前几年,一些“排废大国”,签署一个什么关于保护环境的协议,美国是不会签啦!日本很快就签了,这边签完,转身就向同样刚签完协议的中国购买剩余的“废气排放权”,中国还真卖了!(这是旧话,现在不知怎么样了)。有钱的,就有权污染环境吗?

中国与日本在环保方面的差距,更多的体现在技术方法而非思想觉悟上。有些东西,确实值得中国学习。而对于那些,为了自身利益大肆破坏环境的企业要严厉警告,屡教不改的一定要严惩。

再说到人均寿命,日本人的长寿众所周知。有专家做过调查,是多方面原因的综合结果。其中,饮食习惯是非常关键的。日本人一餐吃的量不多,但种类丰富,营养结构较平衡。调理方法也大多用水煮或干脆生食。日本偏爱海产品,是最大的海产品消费国,食品中油脂含量少,矿物含量高,有益于身体健康。

此外,日本人注重健康,经常作健康检查。医疗技术,医疗设备的水平也比中国高。
但是,日本的工作压力之大确实在损害日本人的健康。
看“中日差距”中的数据,“中国2000年统计的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69.63岁和73.33岁。2003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为85.33岁,男性为78.33岁”。

中日两国都是女性比较长寿,但从数据看,中国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的差不到4年。而日本男性平均寿命却比女性差7年之多。有专家指出,由于先天的内分泌不同,一般女性比男性长寿。但是,由于在日本,婚后女性大多不工作,而日本的工作压力又大,所以日本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短很多。

写到这里,文章很长,非常感谢读到最后的网友。在此,笔者要重申的是,笔者无意诋毁日本,承认中日间存在的差距,也觉得日本有值得中国学习之处。只是读过“中日差距”一文后,觉得其内容有片面和不符实际之处,用现象说现象,夸大了一些事实,容易造成一些误解。所以,笔者才把自己在日本看到,学到的一些东西,和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了出来。如果有网友看了这篇文章后,只想贬低日本两句,那笔者真的要后悔写这篇文章了。

这篇文章是一个多月前写的,因为要写有关中国与日本的差距的内容,笔者自知水平有限,所以由于至今才贴出来.又是首次发贴,难免有疏漏和不妥之处。可能有许多网友,特别是没读过“中日差距”的网友会讨厌这篇文章,欢迎意见和批评。

0 件の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