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11日火曜日

IC设计之死

先天不足的中国IC设计行业步入调整期,大多数企业都将面临生死困境

  8月的上海张江科技园热浪袭人,但吴越却被浓浓的寒意包裹着。吴曾是园区里的一家IC设计公司(应受访对象要求,本文中出现的受访者名字均为化名)的创始人。不久前,他在朋友张毅的帮助下以1000万美元的价格转让了公司。

  张毅曾在美国硅谷从事IC设计,也创办过两个IC设计公司,皆以失败告终。他认定要在这个行业生存下去太艰难,根本无法与欧美企业抗衡,所以他选择了放弃。

  在张毅的张罗下,另一个位于张江科技园的IC设计公司以900万美元卖给了一家美国半导体公司。张俨然已成为了一个兜售中国芯片公司的经纪人。“现在,园区里的大部分IC设计公司都在挣扎中。”张毅告诉《中国企业家》。

  年初以来,悲观的论调开始袭裹张江:“IC设计产业已经哀鸿遍野,很多公司会因为资金和市场问题而相继牺牲”,“2008年将是中国IC设计企业的生死年”。更有甚者,用“张江半导体的倒闭潮”来预言IC设计产业的命运。

  很多IC设计公司都感到2008年的消费电子产品市场需求在萎缩,下游厂家对半导体的采购量也同样在缩减,而且该趋势愈加明显,这对目前仍处在亏损状态的IC设计企业不啻于雪上加霜。“现在有些出口型电子公司的订单已经下滑到只有正常情况下的10%,消费电子企业和手机相关企业的销售额下滑也是相当惊人。”一位深圳华强北半导体从业人士告诉记者。

  IC设计是张江科技园的一张名片,众多的海归创业都选择落户这里。但本刊记者在解读这个凝聚着政府、企业以及个人梦想的产业蓝图时,却发现梦想其实越来越远,冬天的脚步却越来越近。

  一个创业者的无奈

  在张江科技园附近的一家星巴克里,吴越如约而至。

  “没有让公司死在自己的手中,这样的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遇上的。”吴越的表情略带着一丝侥幸。

  吴越的创业经历是上海张江科技园区芯片企业一个典型的案例。

  吴早年在美国硅谷的第一次创业是苦涩的,受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所累,吴不得不于2003年底将公司亏本出售。他和创业伙伴先后回到上海重走创业之路。吴越一开始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方向,坐着飞机到各地寻找灵感。很快,“手机电池的电源管理芯片”就闯入了吴越的视野。吴越当时想,如果每块手机电池上都需要这样的芯片,那么这个市场的潜力足够惊人。

  于是,吴与两个朋友组成了创业团队。创业资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自有资金,另一部分是来自风险投资。2004年5月,吴越注册了公司。

  创业初期,他们三人关在小屋里自己做设计,画线路图。2006年中,吴越的产品开始成熟,并逐步推向市场,市场的反响还不错,公司的知名度也节节攀升。

  让吴越意想不到的是,甜蜜的时光没有多久,一系列麻烦接踵而至。

  有一天,吴越在市场上突然发现了相同的产品,更让吴越惊诧的是这些芯片竟然与他的芯片一模一样。“我们被人抄袭了!”吴越的第一反应如是,他们辛辛苦苦做了一年半的研发,几乎被抄袭者不费吹灰之力给窃取了。

  在中国IC设计行业非常流行一个术语——反向设计,说的更直白就是“抄袭”。让吴越更为无奈的是,抄袭者的价格比他要低很多。

  “因为抄袭者不用做市场调研,也不用产品定义。”吴越认为,这些前期的费用也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吴越也试图通过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但是他很快便放弃了这一想法。

  “因为这家公司有地方保护,跟它打官司不一定赢。即使对方官司输了,它仍可以改换门庭后再接着抄袭。”此情此景,吴越只得不停更新产品的设计。但即便如此,抄袭依然是如影随形。

  同时吴越直接感受到资金匮乏的压力。在其公司的开支中,人力成本占据了70%,而且人力资源成本还在不断上涨,此时投融资界对IC设计已另眼相看,各种可能的融资渠道都向吴越关上了大门。

  直到2007年公司出售的前夕,吴越的公司还处在亏损中,要到产品销售再增长一倍才可能做到盈亏平衡。“在越发肃杀的大环境当中,这样的增长并不容易。”吴越下定决心要出售公司。

  让吴越有点哭笑不得的是,他最近接到同行们的电话,询问的话题通常只有一个:怎么样也能把自己的IC设计公司卖出去。

  生死困境

  然而,吴越在寒冬来临之前将公司成功出售的幸运越来越难以复制。

  像吴越一样,这批聚集在张江的海归创业轨迹几乎相同:他们在美国大型芯片企业做设计,技术上日趋成熟后,受硅谷创业模式和中国市场勃兴的双重刺激回国创业。

  “这些工程师绝大多数欠缺管理和市场经验,他们在美国做不了老板,就想回国做老板。”对中国IC设计界相当了解的张毅说,他认识的大部分创业者都是这样的。

  然而,这批海归在抉择项目的同时,就决定了IC设计产业的根基与方向。

  张毅介绍说,IC设计行业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字芯片,一类是模拟芯片。在数字芯片领域中SOC(System on a chip)的趋势越来越流行,就是将一个系统所涉及到的管脚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集成能力越强的企业越能适应未来发展;而与此相对的是模拟芯片领域内,主要是集中在一些相对冷门、偏僻的领域,不容易被集成,于是一些小的公司就获得了生存空间。

  “回国的创业者往往都是占领一个小山头,别人攻不下来,自己也成不了气候。”张毅说,“不幸的是,张江园区大部分芯片企业都是从事模拟IC设计的,在全球范围内,他们既不是技术的主流,也不代表着创新的方向。他们之所以存在就是要取代美国的同类企业,用中国的低成本攻占他们的山头,取而代之。”

  “他们回国创业无非是在重复美国所做的东西,有些急功近利的企业,为了更快更低成本地推出产品,就采用反向设计的思路进行抄袭,而这种抄袭却往往以国内芯片企业为对象,形成内部残杀。”张毅说。

  做电源数据管理芯片的创业者赵泉说,张江园区第一代的IC设计公司,很多创业时就开始抄袭别人,就是想把成本做低,因为常在设计上偷工减料,质量上常常出问题。赵泉的公司从2004年创立起已花掉了4000多万元人民币,至今没有盈利。

  赵泉认为,那些做抄袭的企业投机心理严重,没有自己的技术路线和技术积累,常常有一单没一单,永远都不会吸引到像摩托罗拉、东芝、德州仪器这样的世界性大公司做客户。于是它们的产品开始在各种劣质的消费电子、山寨机中广泛的应用,这是产品品质低劣的罪魁祸首。

  “虽然第二代企业已经有了一些创新技术,但是这些技术还是边缘性产品,中星微即是如此,另外一家知名IC设计公司向前走了一步,有自己的系统,也是主流的产品,但其中还是有抄的成分。中国至少有70%左右的企业是抄过来的,但这些企业会慢慢被淘汰。”赵泉说。

  目前,张江科技园的200家芯片企业绝大部分没有盈利,而且规模偏小,他们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低下。赵泉认为,中国的IC设计企业当中,60%的企业因为没有创新会死掉,其余40%当中,有10家存活下来就已经了不起了,这10家也会通过合并整合,最后可能出现在市场上的只有四五家。

  雪上加霜的是,IC设计公司的融资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已经有半年没有听到张江哪家公司融到资金了。”张毅说,“半导体这个行业的投资回报率太低了,在美国上市的展讯、中星微和炬力的PE值都非常低,VC的兴趣都已经转移了。”

  中国半导体协会集成电路分会理事长王芹生曾警告说,2007年,本土IC销售增长从前几年的60%跌到14%,它预示本土IC公司开始步入调整期。未来3至5年,本土IC公司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会面临生死困境,“关停并转”在2008年会更加突出。

0 件のコメン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