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5日日曜日

全球经济不景气 日本华企受冲击


http://www.usqiaobao.com  2008-10-02 17:24:25   作者: 来源: 中新网

  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经济不景气打击消费信心。这一轮危机中,日本华企也难免受到冲击。

  华人运输业八仙过海

  进出口货物量平走或下降,都对运输业造成影响。运输行业涉及空运、海运和陆运,运输对象分为人和货物两种。与华人运输业


相关的空运有航空快递,海运有进出口货物运输,陆运则包括人员接送和个体搬家公司。  

  据日本商工调查在8月发表的全国企业倒产状况显示,8月份全国公司倒闭数量达1250家,是相隔5年的高水平。其中,因燃料油价高涨,运输业界数月倒产激增64.1%,达64家,为今年来最多。在这种情况下,华人运输业要想生存下来,必须多动脑筋,多想对策。

  据从事海运的华人业者介绍,前几年经 济繁荣时,全球进出口猛增,货物运输繁忙,海运业进入少有的好景气时代。那时,为了提高运力、扩充运量,大型海运企业进行了大规模设备投资、订购新船。去 年以来,油价上涨,跨国远程运输成本大幅提高,设备投资成本难以回收,面临的压力确实很大。但华人运输公司都是中小企业,各有各的业务专长,抗衰退能力比 较强。

  华人海运公司大都以中日航线为 主,其优势显示为:少有公司直接订购新船,一般不会有大型的长期投资,面对风险抗压能力强;中日间航线较短,油价上涨带来的运费增额容易通过其他努力被消 化,尚不对业务带来致命负担;中日贸易量逐年增加,中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这对中日之间的海运业务有刺激和抬升作用,除了长期的定时定点的专项运 输以外,更有许多新的机会,带动业务量增长。华人海运业者一方面努力挖掘内部潜力,降低运输成本,降低航次平均油耗;另一方面迫不得已,也会调整燃油附加 费,目的就是想方设法扩大生存空间,度过全球经济不景气的高危期。

  对于华人陆运业者而言,个体搬家 公司占了极大比例。由于经济不景气,日本社会的运输公司大量倒闭,华人运输业者已不限于搬家业务,而是一专多能,所有汽车能做的事,都可以提供服务,充分 发挥了灵活经营,小型多样服务的特点。为此,所谓“搬家”其实已成为“车务”的代名词,具体的业务包括:机场接送、包车旅游、货物运输、搬家转运,还有电 器回收、折装空调等,华人个体运输业已成为“活动的便利店”。

  当然,对个体经营者构成最大冲击 的还是油价上涨后的价格压力。几年前,从京都、大阪到首都圈这样的远距离搬运,华人搬家公司的价格仅10万日元,少的可降至8万日元,但现在起码提价3 万,甚至达到15万日元。即使在东京都内的简易搬家,价格也要上万。其实,华人搬家找华人业者,图的就是价格便宜,如今油价上涨一半,华人搬家运输业的价 格优势被削弱,无形中只有提升服务优势来弥补。有华人搬家业者表示,运输成本上升,社会需求下降,不景气的形势反而促使想对策,这其实也是业务扩大,业务 创新的过程,说不定真能转型成功呢。

  华人IT业面临严冬时代

  据一些业界知情人士反映,目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在日华人IT企业,由于日本市场的变化和企业自身的一些弱点,正处在一个十分不景气的阶段,华人IT企业急需转型和自我更新。

  据悉,现在的华人IT企业由于外包业 务大量减少,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只能拿到以往30%-40%的工作,自己公司的正式社员有许多都在等活待机,派遣社员更是无法派出,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 因,大概有如下几点: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日本大企业,石油和原料涨价,使大公司开发案件减少;另外从整个日本经济来看已开始进入停滞期,对景气十分敏感的华 人IT企业也就很快感觉到了寒潮的到来。Beyondsoft Japan 株式会社代表取缔役龚遥滨先生对本报记者说,有几家日本与华人的IT公司希望其对他们进行收购,这让他感到IT企业的冬天确实到来了。美国次贷导致的金融 危机,迅速扩展到全球,现在已经进一步影响到实体经济,有可能形成金融危机,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银行,均增强了风险管理并对贷款更加审慎,同时各企业纷纷 削减预算,紧缩开支。

  另外,日本最近几年在金融改革政策的推动下,大银行等进行合并、整合、改组等,产生出大量金融系统开发与变更的工作,很多华人IT企业和IT派遣公司得到了许多工作,但是现在银行的整理基本结束,以外包为主要工作形态的华人IT企业就面临著“等米下锅”的严峻局面。

  而华人IT企业经不起风吹草动,也有 其自身的原因。首先,在日本的华人IT企业绝大多数属于派遣公司,这些公司从日本或从国内招聘一些技术人员,再向日本软件公司推荐,充当了中介角色。与其 说是IT公司,不如说是派遣公司。这些公司虽然称为软件企业,但事实上没有产品,只是把IT人才集中起来,“囤积居奇”,售以高价。这类公司至少占90% 以上。成立这种公司投资少,但是遇到IT市场人才过剩的问题时,就一筹莫展。

  从另一方面看,外国进入日本的 IT人才却出现大量增加趋势。据日本法务省最新公布的报告,去年在情报处理领域就职的外国人达8615人,比2004年约增加6.5倍,而从去年末开始的 美国次贷危机和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日本情报技术产业开始出现下滑,“IT人才泡沫”自然显现了出来。

  龚遥滨先生指出:“在2004年 和2005年,日本引进IT人员的入管政策放宽,那时来日的IT人员也比较优秀,2006年的时候,在日的中国人IT公司的日子最好过,只要是IT技术人 员,派出去就可以挣钱。2005年-2006年在日华人企业虽然取得了大发展,但是有两个主要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其一是给客户提供的价值很低。以IT人 才派遣为主,给客户的价值仅仅提供了需要的IT人才而已,没有形成整体的IT服务能力,无法给客户提供‘Value-Added服务’。二是在产业链中处 于最低端。最终用户发出来的活,往往通过多次转手之后才到在日华人经营 IT 企业手中,利益很低或者根本没有利益,一旦有风吹草动最容易受到伤害。“

  龚遥滨表示,2007年尽管出现了客户对于在日本的中国IT人员工作不满的情况,可惜很多在日华人经营 IT 企业的社长并没有加以重视,甚至有人更是走上了盲目扩张的错误道路。他手上有一个在日华人经营 IT 企业希望被收购的提案书,他们去年经营状况还不错的,因此今年年初不但没有对上述两个核心问题加以解决,反而投资扩大服务范围,并从银行大量借贷。结果很快就出现问题,现在更是深陷现金无法周转的泥潭。

  即使不是IT派遣公司,华人IT产业中有自己产品的企业也是凤毛麟角,绝大多数靠外包生存,一旦大企业下发的工作没有了,就很难靠自己的产品开发市场。

  一位IT企业的华人企业家对记者说: 日本企业现在也在竭力降低开发成本,把很多东西拿到中国、越南等地方去做,竞争变得特别激烈。现在日华人IT产业必须有一支从设计到开发都能掌握的 BSE(系统工程师)队伍,这样才能做到既满足日本客户高技术的要求,又能对付低价格的竞争。而现在的情况更说明华人IT企业如果不增加自己的技术含量, 完成自己的战略转型,将难以在日本得到一隅生存之地。

  龚遥滨表示,对这个危机究竟是长 期的还是短期的要有一个正确的判断。“我认为不是一个短期的问题,而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恐怕在两、三年内缓不过来。再一个就是长期以来,中国人开的IT公 司,大都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拿三手订单、四手订单的比较多,因此这一关比较难过。因为上面的环节太多,即使上面发活的大公司没有出问题,但是中间环节出了 问题也很难办。因此如果作为在日华人IT公司的经营者,就涉及一个在投资上是否转向的问题。”

  物产店多元化经营谋出路

  王老板今年38岁,2002年在千叶县开了一家小中国物产店。

  王老板告诉记者,由于以前工作的公司不景气,经营困难,工资少得可怜,无奈之下,只好在前年自谋出路,当起了小老板。没想到2000年以后关东圈的中国物产店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一时间似乎在日华人都知道开物产店赚钱。

  开店时他投了一千多万日元,因为资金 少店铺小他主要卖一些较有人气的水饺、汤圆、调味品、罐头、乾货等,肉类水产类食品因为不好保管储藏根本没敢进。另外,还自己制作了一些中文录像带出租。 据王先生介绍,“店铺从开张到现在生意就没‘红火’过,原先还以为周围的华人不知道,时间长了就好了,可是一年多过去了除了几个常客,光顾我店铺的人还是 不多。物产店多了,许多中国物产店经营逐渐成熟化,规模化,利润减低,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竞争策略。而小物产店进货渠道也多和大物产店一样,即使进价一样, 要卖同样的价格就没什么可赚了。更何况他们把价格一压再压,一袋水饺三、四百日元就卖了。”

  面向华人的中国物产店多是“综合经营型”的,不仅卖食品、电话卡,还出售、租赁中文书籍和音像制品。这样的店铺在关东圈大大小小有数百家。

  王老板介绍,开店当初,向客人租赁翻录的录像带也是店里一项主要收入,而后一年不如一年,最近两年尤为不景气,原先录像带是按数量出租,现在是按月包租,2000日元/月,录像带、图书随便看。

  王老板告诉记者:“现在已过了开物产店创业的时机了,现在的留学生都在网上看电影,租录像带的生意打算停掉。”

  近来,王看到了一项新业务——做网络安装代理,劝诱周边的华人通过他加入通讯网络。“做成一个客户能净获两万日元,比卖200袋水饺赚得还多”,但王老板对这项业务前景不看好,“市场总会饱和,大家都装上网了,就没有新客户了”。

  “但只要有中国人生活的地方,总会找到一些商机”,王老板把中国物产店定位为,“中国人在日生活的便利店”。

  料理店原料飞涨受冲击

  由于今年以来食品、燃油价格飞涨拖累了整个日本市场的景气,遍布日本各地的中国料理店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据东京池袋地区的中国东北料理店“金 王府”负责人龙小姐介绍,日本社会经济整体的不景气其实并没有体现在中华料理店来店顾客人数上。从今年年初至今,店内每天的客流量基本保持稳定,问题主要 是食品原材料的价格月月看涨,而料理店之间竞争激烈,自己又不敢轻易提价,从而造成了纯利润的减少。

  龙小姐介绍,今年2月至4月的一 个多月时间里,店内使用的16.5公斤装豆油,从2000日元涨至3000日元,几乎涨价50%,9月以来又提高到了4000日元,仅此一项每月成本就要 增加1万日元左右。店内原材料都是从日本商家统一批发,但进入2008年以来,酱油、蔬菜、面粉等原材料开始陆续涨价,4月以后涨价幅度越来越大,目前店 内每月成本和年初相比增加了6—7万日元。

  龙小姐表示,对目前为止增加的成本,店里准备自己消化,不打算提高菜品价格。主要是考虑到店里回头客很多,担心提价后顾客有意见。此外价格变动后,餐厅的菜单必须全部重新印制,如此一来成本更高。

  位于东京西池袋的逸品火锅是一家经营特色火锅和四川、东北菜肴的中华料理店。逸品火锅营业面积80平米,可以容纳50名顾客同时进餐。同样受到原材料上涨冲击的情况下,店里在吸引顾客方面别出心裁。

  店长穆小姐介绍,为了在北京奥运会期 间吸引顾客,店内在奥运前专门购置了3台大屏幕电视机,包间内放置1台,大厅的不同角度放置2台,加入环球网络电视的同时,将营业时间延长至凌晨4点,吸 引顾客到店内观看比赛。不久前店内还尝试晚间播放一些经典的港台电影录像,很受年轻的中国顾客欢迎。此外,店内还不定期地推出各种酬宾活动,比如3名以上 女顾客来店,每人赠送一份甜品,4名以上顾客来店消费免费赠送一道菜等等,为吸引顾客可谓费尽心思。

(编辑:王雨辰)

本文来源于"侨报网",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www.usqiaobao.com

0 件のコメント: